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解读“投、补、贷、保”

时间:2025-09-06 23:55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重组“投、补、贷、保”农业政策工具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省农业农村厅对此进行解读。

1.出台背景

重组“投、补、贷、保”农业政策工具,是推动湖北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破解“人口多、土地少”“小生产、大市场”两大基本矛盾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将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逻辑起点从田间地头调整到消费终端,反向重构农业供应链,把握地方政府职能定位,重组“投、补、贷、保”农业政策工具,重塑农村投入供给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推动农业经济向“有适度规模、有先进技术、有知名品牌、有经营效益”的现代农业转型,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2.主要内容

《工作方案》包括5个部分、14条工作措施。

第一部分,大力创新农业投资模式,提高农业投入质量和效率。包括构建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体系、推动资产资本化、推进“债转股”改革等3条措施。

第二部分,落实农业补贴补助政策,增强补贴补助资金引导功能。包括用足普惠性补贴补助资金守底线、用好公益性补贴补助资金保基本、用活功能性补贴补助资金促发展、增强补贴补助资金引导撬动功能等4条措施。

第三部分,大胆创新农业信贷机制,提供债权融资支撑。包括深化“两农”信用价值贷款试点、加快农村产权抵押改革、持续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作用、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等4条措施。

第四部分,强化风险保障和产业导向功能,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质增效。包括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水平、激活商业农险发展动能、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效等3条措施。

第五部分,组织实施。建立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政策宣传,注重典型示范,加强数据赋能,构建“三农”数据资源库,纳入“三农”重大改革一体推进。

3.政策亮点

一是在“投”上注重加快破题。分类梳理财政支农资金用途,选择“小切口”突破,创新农业投资模式。选准投资方向和合作方,吸引撬动高校、企业等,加快设立农业科创种子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盘活农村存量资产资源,引导推动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进入市场,进一步提高农业投资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二是在“补”上注重优化结构。以巩固保障功能、增强引导功能为方向,建立与实际需求动态适配机制,优化补贴资金使用方向和结构,引导优质资源要素向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聚集,促进农业补贴资金与金融、社会资本深度融合,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在“贷”上注重模式创新。以增信为动力,打造涉农融资信用平台,建立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数据增信和财政增信;以确权为手段,制定全省统一的产权评估规范,创新不良贷款处置政策,推进农村产权抵押改革。以扩容扩规为牵引,坚持“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两手并用,有效放大农村信贷投放规模。

四是在“保”上注重提升质效。以强化产业导向、提高风险承受力为目标,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率。在推动政策性保险扩面提质增效的基础上,挖掘商业性保险潜力,满足多元化的风险保障需求。通过风险减量管理、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保险绩效评价体系等举措,切实提高农险服务水平。

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凡星)

编辑:万林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