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杨文漪通讯员 李金友 李唐娇
从武汉经开区获悉:全长约4.8公里的左岸大道沌口段已具备通车条件,定于8月20日通车。
左岸大道沌口段是左岸大道经开段的一部分,随着这条快速路沿长江左岸向西南蜿蜒,一条新的千亿大道加速崛起。
驾车从经开区到中心城区,20分钟
左岸大道经开段,武汉“六环二十四射多联”高快速路网中一条重要的“射线”,全线长约60公里,是继东风大道、江城大道之后,武汉经开区通往主城区的第三条交通主动脉。
▲左岸大道经开段示意图。
摊开武汉地图不难发现,其走向与武汉首条千亿大道、被誉为“车谷之脊”的东风大道基本平行,串连沌口、军山新城和汉南,远期将连通武松高速。
路通,产业旺,城市兴。左岸大道经开段建成一段,开通一段,产业、人才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
左岸大道经开段总投资121.3亿元,分段建设。其中,沌口段从三环线至万家湖南路,长约4.8公里,高架桥+地面辅道,高架桥双向六车道,地面辅道双向四车道,临近三环线部分高架目前在建,可通过地面辅道走匝道上高架,已具备通车条件。汉南段从兴七路至洪兴二路,长约38.55公里,新建道路+现有道路扩宽,预计2026年底完工通车。
▲左岸大道跨通顺河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业主方介绍,左岸大道启动段、长河段、小军山段、大军山段分别于2022年7月、2024年8月、2025年2月、2025年6月完工通车。此次沌口段通车后,左岸大道经开段建成通车里程将达21.5公里。市民驾车从经开区到中心城区的时间,将进一步缩短至20分钟,大大提升出行便利性。
据悉,左岸大道建设中不仅注重交通功能提升,更兼顾观景、游憩等综合功能。沿线绿化景观设计巧妙融入城市元素,让市民在驾车行驶过程中也能享受到美丽的风景。
大胆试勇敢闯,中国车谷“定军山”
2022年2月7日,武汉经开区在春笋大楼前举行升国旗仪式,宣告从沌口挺进军山。由此,武汉经开区奋力一跃,“跳”到三国古战场建新城——军山新城,建设科创军山、双智军山、国际军山、文化军山,打造“双智之城”“未来之城”。
华中科技大学来了。
▲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东一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左岸大道经开段西侧、大军山南麓的西瓜地上,“长”出一个大学园——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今年9月开学季,军山新城又将迎来一批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才俊入驻。
跟随华中科技大学而来的,还有该校专家教授的科研成果。在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郭新教授团队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秦应雄教授团队的衍射光学元件(DOE)研究成果等3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正在加速迈向产业化。
武汉理工大学也来了。
▲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车谷融媒供图
武汉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汽车、材料、交通等学科强,与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布局高度契合。
2024年9月,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一期在大军山北麓建成启用,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及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率先入驻。今年3月,武汉经开区与武汉理工大学深化校地合作,签订协议共建军山校区二期、三期。10月,武汉理工大学还将与武汉经开区共同举办产业生态合作大会。
▲产城融合军山新城活力迸发。车谷融媒供图
眼下,围绕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军山新城规划建设的22公里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初显雏形,一个个科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全球最大、全球首款频频出现。
“军山新城蓬勃兴起,潜力无限。”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负责人介绍,军山新城建设已“三年见形象”,在左岸大道沿线,布局了氢能、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建设大军山科创园、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形成坚实的产业基础。
“跃”进汉南,新型工业化写新篇
左岸大道经开段过沌口、经军山,奔向汉南。
6月25日,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中创新航与武汉经开区签署协议,位于汉南的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以下简称“智汽园”)建设中创新航武汉基地四期项目。
▲湖北迈睿达供应链总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工地。车谷融媒供图
中创新航武汉基地已建成的三期项目,均布局于智汽园,形成年产4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产品广泛应用于武汉新能源车企,填补动力电池产业链空白。
中创新航武汉基地四期项目将新建6条生产线,规划年产能约40万套动力电池PACK,计划明年上半年投产,满产后年产值可超百亿元。
智汽园扎根汉南兴产业,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智能建造三大领域,成功构建工信部“国家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被授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沿左岸大道布局的产业带,挺起武汉经开区的“第二脊”。车谷融媒供图
截至目前,智汽园集聚企业400余家,已形成“整车引领、部件支撑、数字赋能、服务配套”的全产业链生态,涵盖以莲花跑车、博雷顿、开沃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龙头企业,以中创新航、雄韬氢雄、中原长江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以日本爱机、韩国浦项、广州福迪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2024年,智汽园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78亿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工业产值达到495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区22%。今年上半年,智汽园战斗力拉满“向前冲”,工业产值增速30%,中创新航等三大“百亿级”项目实现产值超186亿元。
沿左岸大道布局的产业带,挺起武汉经开区的“第二脊”,托举“中国车谷”加快迈向“世界车谷”!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