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魏俊)近日,十堰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标志着十堰大力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做法与成效得到认可。今年,十堰将在已建成79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基础上,再新建62个,辐射服务人口突破150万。
8月8日早上9点,在茅箭区柳林新村社区的一家养老中心,84岁的李金有正在和朋友们一起练歌。入住这里后,老友们的“音乐据点”从柳林路桥下搬进了空调间。
李金有说,自己平时喜欢吹拉弹唱,养老院里有歌厅,在这里唱歌非常开心舒服。
李金有入住的养老服务中心,是柳林新村社区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的重要节点。2024年,社区多方链接资源,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在商务部门指导下,成功建设了这处智慧养老综合体。
茅箭区柳林新村社区智慧养老综合体负责人赵红说,他们的养老服务中心覆盖了周边30余个小区,15000余名居民,现有100多张床位,入住率已达到70%以上。
除了养老服务,社区还紧盯老百姓的“医食住行”,新增标准化菜场、邻里中心等30余处服务点,将“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需求精准嵌入街角。
茅箭区五堰街道柳林新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曹菁说,如今,辖区居民从家出发的一刻钟范围内就能享受到活动中心、诊所、药店、健身点、市场等场所提供的服务。
在便民生活圈建设中,十堰没有简单“复制粘贴”。在张湾区汉江路街道阳光社区,社区医院将慢性病管理、健康档案装入居民“健康管家”系统,让居民实现不出小区就能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市民许随缘说,社区医院免费为65岁以上的老人办理健康档案,真是贴心又方便。
十堰市张湾区阳光栖谷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科长孙苗苗说,社区医院开在社区里,就是为了让居民在15分钟内享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阳光社区还秉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完善便民服务体系,从邻里中心、充电桩到修鞋摊,居民的生活诉求在步程内即可得到满足。
十堰市张湾区汉江路街道阳光社区党委委员袁晨星说,辖区目前有405个便民商业网点,涵盖有餐饮、医疗、娱乐、休闲、商超等不同类型的服务,能够满足辖区5个居民小区1.8万居民的生活需求。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2022年8月,十堰市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截止到2024年底,共完成79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服务居民超55.4万人。今年,十堰又成功入选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
十堰市商务局市场秩序科科长程靖说,十堰入选的关键在于构建了一套有特色、可复制的便民生活圈模式,创新性地将便民生活圈深度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和智慧城市建设,盘活资源,推动63%的生活圈达到品质型标准,为同类城市提供了鲜活样板。
从解决“养老难”到化解“就医远”,从激活老城区到服务新社区,十堰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从“有”向“优”不断升级,养老圈、医疗圈、商业服务圈、智慧生活圈、文化休闲圈等五大民生服务圈层的“智慧基因”正加速生长。
程靖说,今年,十堰计划再建设62个便民生活圈,让服务人口覆盖超过150万,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深度融合,在硬件提升中同步优化商业服务布局,强化智慧赋能。
编辑:陈琦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