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十堰市各村党支部聚焦提升组织力,强班子、增活力、优服务、聚民心,以基层治理这把“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的“致富门”。
在竹溪县汇湾镇秦坪村设施渔业基地,一网网鱼儿活蹦乱跳。盛夏时节,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车鲜鱼销往全国各地。
竹溪县汇湾镇秦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千刚介绍,这里过去是废弃大棚,村民对大棚废弃不满,现改为陆基设施养鱼。
秦坪村党支部精准锁定“资源闲置”和“思想不统一”两大症结,推动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三变”改革,以盘活废弃大棚为突破口,创新“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发展陆基设施养鱼。
张千刚介绍,秦坪村目前已经建成108个大桶,年产达到50万斤,村民按照入股的股金进行分红,大家现在十分认同这个产业。
这一治理创新成效显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翻番增长。村党支部持续引领,成功打造大鱼公社、露营基地、特色鱼宴等,荒坡变景区。
竹溪县汇湾镇秦坪村返乡创业能人张明珍说,村里变化很大,村干部也支持他们开办农家乐,她有信心把这件事做好。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丹江口市丹赵路街道办事处三里桥村建立健全“党员联户+网格”机制,成功盘活农村“三资”,建成伴山风景田园综合体。2024年,三里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143.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4元。
三里桥村党支部书记苌光燕介绍,这两年,村里先后引进上海铸米等几家企业入驻村工业园区,不仅解决村民就近务工增收问题,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村民王运亮说,村里对群众很关心,还替他们代缴了养老、合作医疗保险,更做到了有求必应,有忙必帮。
作为城市“后花园”,黄龙镇回龙村持续提升班子凝聚力和党员战斗力,大力推动文旅农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点,以荷为媒蹚出乡村振兴共富路。
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勾棚棚介绍,全村建设了百亩荷塘,通过荷花元素趣味打卡、农事研学、文创产品体验、特色美食品尝等活动,吸引近40万名游客,带动农户及周边农家乐增收超百万元。
今年,十堰村(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将大力弘扬和践行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结合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年”,以先进为标杆,着力兴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贡献。
(全媒体记者 张欣 通讯员 刘根树 竹溪融媒记者 李遥 丹江口融媒记者 刘晨阳子)
编辑:陆兴敏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