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明佳)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五一”的热潮渐渐退去,十堰给许许多多的游客留下无数美好瞬间!这个假期,我们共同见证了人山人海的热闹、山水之间的惬意、烟火巷陌的欢愉。
一、文旅融合推陈出新
一是文旅体验精彩纷呈。武当山以“山上祈福养心,山下沉浸夜游”双核驱动全域旅游提质升级,精心打造“武当一梦”沉浸式体验、“太极之夜”国潮街区、玉虚宫花灯夜游、武当灵溪谷帐篷客野奢营地等特色项目,为游客提供全时段沉浸体验。武当山武当一梦演艺园区《武当一梦》实景演艺日均演出5场,融合戏剧、电影、交互、武术、舞蹈、情景剧等多种呈现方式,仙界迎宾、榔梅证道、胜境仙踪、养生福地、太极威灵等五大主题演艺让游客入梦千年武当。二是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市美术馆举办全国首届女篆刻家展览,展出2000余件作品,吸引艺术爱好者2.3万人次;市博物馆开展“童探考古密码”主题活动,19100人次参与模拟考古体验;市图书馆开展“十图少年小课堂”主题活动、主题书展、主题期刊展等线下线上活动。市群艺馆举办全省体育舞蹈公益课(十堰站)和第四届老年书画摄影展。市体育中心开展健身卡优惠活动,接待群众健身13890人次。三是科技赋能创新体验。武当山“问道武当”数字客厅虚拟现实技术全景展示武当建筑、道乐、养生与太极文化,用VR带游客“御剑飞行”俯瞰武当全景,AI互动解读紫霄宫建筑奥秘,全息投影重现“永乐铸剑”场景。十堰市博物馆VR大空间《穿越侏罗纪》《山海经》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眼球。竹溪新科技馆“科技+文旅”项目吸引亲子家庭1.2万组;丹江口均州码头机械狗舞狮表演成为网红打卡点。
二、夜游演艺活力迸发
一是特色街区集群崛起。“太极之夜”国潮街区、玉虚宫花灯夜游为游客提供深度沉浸体验。武陵不夜城以非遗活化为主线,《茶嫂招亲》等茶戏巡游、百姓大舞台展演持续营造主客共享氛围;关垭古长城夜间摇滚电音演出,形成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昼夜联动文化磁场。西关印象推出“诗酒趁年华、礼乐游西关”系列活动。竹溪东门老街开街首日客流破3万,通过“月宫传说”主题灯光秀和全息投影打造沉浸式场景;武当不夜城举办电竞动漫节,夜间客流量占比达65%;郧西天河旅游区非遗打铁花表演日均吸引5000人次。二是夜游产品持续完善。丹江口大坝灯光秀联动摩天轮、游船形成立体观景带;圣水湖度假区推出篝火晚会+星空露营组合产品,过夜游客同比增长40%;城区“潮这看”直播活动带动夜间消费超2000万元。
三、乡村旅游持续火爆
房县土城镇花田酒溪景区接待量同比增长60%,竹山西河田园“浑水摸鱼”项目日均接待800组家庭;郧西龙潭河樱桃采摘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张湾区乡村旅游以月季、虞美人等花卉景观为核心,结合农家美食与非遗体验,开通免费旅游公交线路引流;竹溪大石门仙暇小镇“云端踏趣·园内拾宝”亲子项目提升家庭游热度。房县八里樱桃园采摘季,大量亲子游畅游八里樱桃园,体验采摘乐趣;神农兔童话森乐园,游乐设施与萌宠动物并存,成为县内居民亲子游的热点;窑淮镇陈家铺、化龙堰镇高桥村、野人谷镇千家坪村依托秀丽风光,开展乡村旅游,丰富了民宿、烧烤、采摘、书屋、农家乐等特色元素,推进文旅、农旅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去打卡体验。
四、体旅融合凸显魅力
一是赛事经济表现亮眼。全市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吸引26支队伍参赛;竹山自行车公开赛串联宝丰镇与桃花源街区,形成35公里体旅融合线路;全省青少年街舞联赛、千人广场舞会演引爆竹山桃花源街区;全市10场赛事持续引领赛事消费。二是新兴业态实现突破。十堰奥体中心举办冰雪嘉年华接待1.2万人次,拉动消费1.2亿元;张湾区航空飞行营地推出滑翔伞体验项目,假期飞行架次达300次;武当山快乐谷新增高空蹦极项目,接待量同比增长55.56%。
五、宣传推广效果显著
构建“城市主官+名人效应+网红经济”传播体系,以多元化传播形式展现城市文旅魅力。十堰文旅体直播间聚焦冰雪嘉年华、竹山自行车公开赛开展直播5场,最多观看人次8.1万。市委书记推介视频播放量破百万,朱迅、尼格买提等名人助力宣传,30余名金牌导游开展采风直播,累计发布短视频203条、图文报道220条,十堰文旅话题阅读量达2.6亿次。央视CCTV-1、CCTV-4、CCTV-13四次关注十堰,报道十堰武当山、郧西、丹江口旅游盛况和武当武术。“武当山金顶警察客串导游”事件登抖音十堰榜热搜索第二,全网热搜近600万人次。
编辑: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