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湾有条会“讲故事”的古巷,您去过吗?

时间:2023-05-11 17:40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古色古香的街巷,生动形象的浮雕墙,曲径通幽的小游园,历经400多年风雨的大柏树……近日,走进位于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道的放马坪巷,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风景,还能了解老一辈创业者艰苦奋斗的历史,领略这里的独特魅力。

古树古井 带你感受古巷悠久历史

放马坪巷位于花果街道花园新村与安沟社区交界处,古巷中的一面《闯王牧马》浮雕栩栩如生。

47d61f13-39d9-473c-9bc2-22f96acf4c1c

在街巷中间,一面极具年代感的文化墙吸引了游人的目光,马灯、老石磨、电风扇、烧柴的灶台、暖水瓶、留声机、黑白电视机等众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物件,巧妙地镶嵌于文化墙上,成为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令人不由地沉醉于旧时光中。

35c9e2ff-38cf-45e2-a8cb-ba7feb72ff22

10057ce7-4b7b-4051-9c74-b6a78f68b9ea

在古巷的另一面墙上,写出放马坪这个名字的由来。传说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闯王李自成从武当山老营发兵前往陕西汉中,途经此地。李自成见这里山清水秀,水草丰茂,便下令安营扎寨,放马休整。李自成的部队纪律严明,秋毫不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李自成,故为此地取名放马坪。

ca33e9d1-dc6c-44ae-8c67-d21dbfa925e6

古巷中,一口传说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古井被村民妥善保存。这口井深13.5米,水量充沛,水质清澈,冬暖夏凉。在古巷西头,有一棵距今400多年的大柏树,远近闻名。记者在现场看到,古柏树高近20米,树干粗壮,一人张开双臂难以合围,树冠上悬挂着的众多祈福红布随风飘扬,形成独特的风景。当地的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对于放马坪巷来说,古树是这个村落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有生命的地理坐标。

b6ef94f6-0f99-4f15-8503-1b2072a9dcc8

如今,放马坪巷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一步一景,仿古式建筑特色鲜明,随手按下快门,便是一张美丽的风景照。现场,不少游客慕名来这里游玩拍照。

7c26a7d1-3728-42da-a963-f27121dac1d9

居民自治 孝德文化蔚然成风

上世纪七十年代,二汽轴瓦厂、二汽化油器厂分别建在村子东西两侧。东风人与放马坪人同心携手、艰苦创业,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数十年过去,这里见证了老一辈创业者艰苦奋斗的历史,丰富的汽车工业文化遗产让这里美名远扬。

60d0211a-808c-4fc1-b03e-5768a377b67b

8d621a60-3178-40fd-9ca4-ed7e05fab534

如今的放马坪巷环境优美,文明之风盛行,但之前的古巷可不是这样的。当地人陈磊在放马坪巷经营批发超市已有15年时间。陈磊回忆,以前巷子两边搭建的多是塑料棚子,环境杂乱;巷道开始是土路,后来是水泥路,经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建成沥青路,环境整洁美观,邻里关系和谐。可以说,如今的放马坪巷成为张湾区乃至十堰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b03eeee9-715e-419e-82da-20c8804cedba

在古巷入口旁,有一座叫“竹壶幽居”的口袋公园。六四社区党委副书记陈忠介绍,这个小公园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是东风活塞轴瓦厂的老年活动中心。前些年,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基础设施破损,昔日游人不断的小游园渐渐荒废。2019年7月,在花果街道党工委的牵头下,经多方筹措资金,对“竹壶幽居”小游园进行全方位修缮改造,努力打造一座居民“家门口”的红色主题口袋公园。

d5c939b7-6741-4d86-ab3c-eefcc51eb969

“竹壶幽居”口袋公园改造项目得益于放马坪巷的自治机制。陈忠透露,近几年,六四社区和花园新村社区党委牵头,组建放马坪自治理事会并成立党支部,打开“党员引导、居民协商、众人参与”的共同自治新格局。针对居民提出的问题,社区召集群众代表共同商讨治理方案。最终,在居民的共同监督推进下,问题得到解决。

6013c55f-e4a2-4698-8432-d6096f59cdc8

放眼如今的放马坪巷,孝德文化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好儿媳”“好女婿”“孝心儿子”等孝老敬亲典型,以及“文明家庭”“文明业主”“身边好人”“十星级文明农户”等先进模范,孝德文化、文明之风深入人心,形成可看、可效、可触的精神文明财富。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焦妍然 叶楚榕

编辑:李肖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