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山、渡口、古井;土墙、瓦屋、水塘;枫杨、千年银杏、百年皂角……秋日的轻土坪村,呈现出烟岚染山川美景图——黄的是银杏,绿的是茶园,清洌的是霍河水,湛蓝的是水洗一般的天空,升腾的是农家柴火灶吐出的袅袅炊烟……
轻土坪村,竹山县文峰乡西北部的一个水库移民村落,如一颗坠入凡尘的星,美得让人惊艳。“轻土坪村在乡村振兴中,既重轻土,也要青土,走的是一条举重若轻、留住乡愁的路。”文峰乡党委书记李光才介绍。
轻土,渊远流长的远古原土。据《竹山志》记载,三千多年前古庸国建都时,轻土坪曾是国都选址首选地。乱世之中,为规避都城所在地潜在风险,当地乡坤在官府请人堪舆地气时,将干牛屎碾成粉末,掺进黄土,后将加工过的“黄土”送往官府称重。如此,轻土坪的土比别处轻,也就有了“轻土坪”之地名。
轻土,绿为底色的生态青土。轻土坪村一面环水、三面环山,水陆两通,距竹山县城中心20公里。全村358户1445人,拥有耕地1935亩。2018年以来,该村抢抓美丽乡村提档升级试点村建设机遇,突出“茶香轻土、坪上稻香”主题,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总体思路,科学布局、精准投入,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小杂果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11月初的轻土坪,依然满目绿色的茶山在淡淡云雾中吐露清香;坐上进村轮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霍河水库漫江碧透……
2020年,轻土坪村被省财政厅授予“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村”称号、被授予全省移民“美丽家园示范村”称号。
轻土,内外兼修的文化厚土。从外部环境看,轻土坪村依托千年古树、百年古井、天蓝水碧、鸟语花香、错落有致的乡间别院、原汁原味的老巷老宅等元素,着力打造“轻舟垂钓、轻车慢步、轻旅康养、轻量优质”的轻文化。但透过表象看实质,笔者发现轻土坪并不“轻”,反而充满文化的厚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轻土四百独守半山居”是镌刻在轻奢雅驿游园门楣上的楹联;“轻轻浅浅修惰性简简单单养俭廉”是银杏树前土墙院门上的对联;“雅荷细雨一衰净简舍轻烟两眼明”是村口荷蟹泉边的文字……遍地丹桂香满路,世外桃源只等闲。在与乡亲们聊天中得知,全村80岁以上老人有39人。在村里转上一圈,没走几步就能遇见一位百岁老人。临近午时,轻土坪秋阳初现,粮仓附近已是鸡鸣犬吠,一派欢腾。89岁的王世龙老人抱着刚从地里收割的黄豆慢慢往家走,在乡间小道上留下长长的剪影……
据了解,轻土坪村是霍河水库移民村,交通不便,隔河渡水,土地贫瘠等严重制约了全村2000多人的发展。曾有村民集体到乡,县上访,诉求解决这里的生产,生活环境。
竹山县移民中心把轻土坪村作为移民后扶重点村,从林,田,路,产业方面给予支持,5年多时间,先后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改善1869亩田地配套设施建设,拓展水产养殖库面1200多亩,改造部分破旧农房等。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户户有产业,增收有希望成了这里真实的写照。
轻土坪村成功走出了一条“移民助推+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的模式,很多村民开起了农家乐。这里的千年银杏树,梯田,农居成了远近有名的网红打卡地,城里人寻找乡愁的世外桃源。村党支部书记王仁根这样幸福的说。
“我们准备在村中心打造一面文化墙,‘上镜’的不是明星,全是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目前,已请摄影师为他们一一拍照,配上相框发到他们手中,特别出彩!”文峰乡党委副书记刘荣清说,轻土坪村原汁原味,守得了家园、留得住乡愁、望得见远方。
千年银杏树下,竹山网红“山里酷大叔”曾长住两个多月,直播介绍轻土坪村乡土人情,直播间吸引观众4500余人次,点赞量达3万人次……在记者准备离开时,深情回眸这个令人难忘的村庄,脑际中闪现的是轻土坪村未来更加美丽富饶的画面。
如何将一个落后的库区村打造成世外桃源?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轻土坪村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发挥独特的山水田园资源优势,走文旅融合之路,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外延,重视产业发展,善于线上推广。自然美、人文美、乡土美,如今的轻土坪村,俨然成了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编辑:李肖